旧石器、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。
夏商西汉,属中陵,新朝王莽时,改称遮害,东汉复称中陵,建武二十七年(51年)属定襄郡。建安二十年(215年)中陵随定襄郡西徙,隶新兴郡。武灵王破林胡、楼烦之后,属赵国雁门郡所辖。
秦,称武州塞地,隶属雁门郡。
西汉,属中陵,新朝王莽时,改称遮害,东汉复称中陵,建武二十七年(51年)属定襄郡。建安二十年(215年)中陵随定襄郡西徙,隶新兴郡。
北魏,为畿内地,太和十七年(493年)迁都洛阳后,改桓州管辖。北齐,北周,并入朔州,为广安郡辖。
隋,为鄯阳地,属马邑郡辖。
唐,置保大栅,会昌三年(843年),为回鹘降人居住。
辽,为朔、武二州北境,宁边州的东境。金,归鄯阳地。
元,割其半入武州。
明初,称老军营,屯军驻防。成化十七年(1481年)设平虏卫,属山西行都司,驻大同府(大同市)。成化二十一年(1485年)设井坪所(今井坪镇)。
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平虏卫改为平鲁县,隶属朔平府。
民国三年(1914年)平鲁县隶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,直属山西省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日军入侵后,平鲁城、井坪镇沦陷,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成为革命根据地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划为清平县、右平县、山朔县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,又改为平鲁县、右南县、山朔县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一月至二十九年(1940年)十月,属清平联合县。民国二十九年九月至三十年七月,改属晋西北十一专署管理,三十年八月至三十一年七月,改属塞北分区(即绥蒙区)辖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,抗日战争胜利,恢复平鲁县治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平鲁县归察哈尔省。1951年县驻地由平鲁城迁驻井坪镇。
1952年,撤销察哈尔省,平鲁归属山西省雁北专署。
1958年,雁北专区与忻州专区合并,设立晋北专署,平朔两县合并称朔县。
1961年4月,撤销晋北专署、复设雁北专署,平、朔分治,恢复平鲁县,县署仍驻井坪镇。
1988年,平鲁撤县设区,归雷竞技官网dota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