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份,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但在疫情严峻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下,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。

一、工业

11月份,受疫情影响,工业生产大幅回落。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3%,但累计相对影响较小。1-11月份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.8%,较1-10月份回落6.2个百分点;低于全市3.9个百分点,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。

从产值看,1-11月份,62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626.51亿元,同比增长8.4%,比上月回落了8.1个百分点。其中平鲁本区完成308.23万元,同比增长26.9%,占全区规上产值的49.2%。分行业看,34家煤炭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11.86亿元,同比增长2.4%,比上月回落了8.6个百分点;15家电力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3.13亿元,同比增长52.6%,比上月回落了3个百分点;13家非煤电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.51亿元,同比增长33.2%,比上月回落6.4个百分点。煤炭、电力和非煤电产值分别占全区规上产值的81.7%、13.27%、5.03%。

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:

煤炭生产总体较好。1-11月份,生产原煤10029.4万吨,居全市第一;同比增长4.1%,比上月回落4.3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三。对全市的贡献率29.6%,居全市第二。其中平鲁本区生产原煤3481万吨,同比增长10%,比上月回落6.6个百分点。洗煤产量平稳增长,但增速有所回落。1-11月份洗煤7001万吨,居全市第一;同比增长5.3%,居全市第二,比上月回落4.3个百分点。对全市的贡献率81%,居全市第一。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.1个百分点。其中平鲁本区洗煤1243.2万吨,同比增长6.5%,比上月回落8.6个百分点。

1-11月份,全区发电量252.8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0.7%,比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。绝对值、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,对全市的贡献率高达96.7%,居全市第一。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.2个百分点。其中风电发电36.72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17.2%,比上月回落了1.2个百分点;火电发电216.0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9.7% ,比上月提高0.7个百分点。

二、固定资产投资

1-11月份,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,同比增长12.8%,比上月回落3.1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.9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.8个百分点,六县区排名绝对值第二,增速第三。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65.27亿元,同比增长11.8%。占完成总投资的81.58%。

分产业看,一产完成投资7.96亿元,同比下降26.7%;二产完成投资64.83亿元,同比增长22.6%;三产完成投资7.22亿元,同比增长0.5%。三次产业完成投资占比分别为9.95%、81.03%、9.02%

分行业看,工业投资增长22.6%,其中煤炭行业下降20.5%;电力行业增长100.7%;制造业投资下降37.5%。卫生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下降49.4%。房地产业持续低迷,下降15.2%;教育投资下降1.3%,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政投资下降31.9%,科学研究、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投资下降100%,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713%。

三、贸易

全市多地受疫情影响,消费场所受限,但本区得益于严防严控,居民活动场所和市场环境相对良好,疫情对本区消费影响较小。1-11月份,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.6亿元,同比增长20.3%。比1-10月回落0.6个百分点,六县区排名绝对值第五,增幅第一。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.6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。

按消费地域分,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城区市场增长23.4%,乡村市场下降59.4%。

按消费形态分,限额以上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.9%,餐饮收入下降0.6%。

四、财政金融

1-11月份,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.8亿元,同比增长50.5%。绝对值、增速均保持全市六县区第一。对全市的贡献率达20.7%。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.6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.8个百分点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.9亿元,同比增长35.8%。

11月末,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9.82亿元,增长18.9%,较10月末加快0.7个百分点。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165.97亿元,增长11.2%。贷款余额73.55亿元,下降1%,较10月末回落3.7个百分点。

总的来看,11月份全区经济运行在疫情冲击下,主要指标增速承压波动明显。但也要看到,经济运行长期向好的局面基本没变,经济加快恢复的势头有望向好。当前进入跨年阶段,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激发市场活力,激活内需市场。加大政府主导投资项目谋划推进力度;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,继续强化疫情防治;着力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,加快实现经济提质提效,合理增长,逐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维持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。